骨灰祭奠的重要时令及风俗
发布时间:2025-01-12 10:43 浏览:次
传统的祭奠方式均为线下祭奠。按时间顺序,线下祭奠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
1.复三
复三,俗称“复山”,是人去世后第三天的第一个祭奠礼仪,也叫“圆坟”。传统的圆坟是要为逝者修整新坟,家属要到坟前行圆坟礼,为坟培土,还要烧纸钱,上供品。现在公幕在圆坟时的填培新土,可由家属将故乡的泥土用小红色福袋带来,在圆坟时围着慕地撒一圈,寓意添运祈福。若骨灰是在室内寄存的,家属则会携带逝者生前喜爱的随身物品(禁止存放易燃易爆易腐蚀物品)或供果摆放在寄存格位中,擦拭骨灰盒或格位,寄托对亲人的思念。
2.做七
从人去世后算起,每七天应祭奠一次,统称为“做七”、“过七”或“烧七”。古时每次做七的内容均不一样,其中一七、三七、五七和七七较为重要。
3.百日祭
百日祭,顾名思义就是人去世之后第一百天的祭拜活动。
4.周年祭周年祭是在逝者离去的周年纪念日为逝者举行的祭奠礼仪。一周年为小祥之祭;两周年为大祥之祭;三周年为谭祭,就是守孝完成,可以免去守孝规矩,回归正常生活,所以三周年又叫“脱服”或“除孝”。
5.春节祭
春节是岁祭活动中仅次于清明的一个大的祭日。正如所有的祭奠活动一样,祭奠必然会有骨灰喻表逝者的存在,亲人们一般是围绕骨灰展开祭奠。
6.上元节祭
农历正月十五是上元节,也叫“元宵节”。这一天多数人会在家中祭奠先人,元宵节是祭奠先人的专门节日,民间有在晚上给已故的亲人“送灯儿”的习俗。
7.清明祭
清明是传统祭祖日,既可以举行家祭,也可以举行公祭。如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20年4月4日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在此期间,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全国停止公共娱乐活动。4月4日10时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8.中元节祭
农历七月十五日是中元节,民间俗称“鬼节”。按习俗这一天民间有在家里供奉祭品,或到殡仪馆骨灰寄存处、墓地祭拜亲人。
1.复三
复三,俗称“复山”,是人去世后第三天的第一个祭奠礼仪,也叫“圆坟”。传统的圆坟是要为逝者修整新坟,家属要到坟前行圆坟礼,为坟培土,还要烧纸钱,上供品。现在公幕在圆坟时的填培新土,可由家属将故乡的泥土用小红色福袋带来,在圆坟时围着慕地撒一圈,寓意添运祈福。若骨灰是在室内寄存的,家属则会携带逝者生前喜爱的随身物品(禁止存放易燃易爆易腐蚀物品)或供果摆放在寄存格位中,擦拭骨灰盒或格位,寄托对亲人的思念。
2.做七
从人去世后算起,每七天应祭奠一次,统称为“做七”、“过七”或“烧七”。古时每次做七的内容均不一样,其中一七、三七、五七和七七较为重要。
3.百日祭
百日祭,顾名思义就是人去世之后第一百天的祭拜活动。
4.周年祭周年祭是在逝者离去的周年纪念日为逝者举行的祭奠礼仪。一周年为小祥之祭;两周年为大祥之祭;三周年为谭祭,就是守孝完成,可以免去守孝规矩,回归正常生活,所以三周年又叫“脱服”或“除孝”。
5.春节祭
春节是岁祭活动中仅次于清明的一个大的祭日。正如所有的祭奠活动一样,祭奠必然会有骨灰喻表逝者的存在,亲人们一般是围绕骨灰展开祭奠。
6.上元节祭
农历正月十五是上元节,也叫“元宵节”。这一天多数人会在家中祭奠先人,元宵节是祭奠先人的专门节日,民间有在晚上给已故的亲人“送灯儿”的习俗。
7.清明祭
清明是传统祭祖日,既可以举行家祭,也可以举行公祭。如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20年4月4日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在此期间,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全国停止公共娱乐活动。4月4日10时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8.中元节祭
农历七月十五日是中元节,民间俗称“鬼节”。按习俗这一天民间有在家里供奉祭品,或到殡仪馆骨灰寄存处、墓地祭拜亲人。
上一篇:石桥铺殡仪馆起灵仪式主持词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