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管理的目的和方针
发布时间:2021-12-16 13:11 浏览:次
殡葬管理的目的和方针
(一)殡葬管理的目的
殡葬管理的目的是通过规范殡葬行为,推进殡葬改革,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和谐社会建设。
(二)殡葬管理的方针
殡葬管理方针是1981年首次提出并逐步修订、完善起来的。我国现行的殡葬管理方针是1997年7月11日国务院第60次常务会议通过,1997年7月21日国务院第225号令发布实施的《殡葬管理条例》第二条中明确的,即“积极地、有步骤地实行火葬,改革土葬,节约殡葬用地,革除丧葬陋习,提倡节俭文明办丧事”的管理方针。这个方针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旨在对传统的殡葬制度进行改革面制定的。
1.改变遗体的葬法
由于各地区间存在着差别,因而殡葬改革应因地制宜实行火葬,改革土葬。有些地方要强化管理,尽快实现火葬;有些地方在不具备实行火葬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暂缓实行,但要对传统的土葬进行改革。
2.革除丧葬陋俗(1)保护环境
丧葬应当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尽量采用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殡葬方式。我国殡葬管理部门提倡火葬方式,并在各个行政区划内都设立了专门的骨灰安置设施。我国除少数人口稀疏的山区仍实行土葬外,绝大多数地区都实行火葬。
3.厚养薄葬
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老人在世时,子女应该尽心奉养,照顾好老人的饮食起居,使老人身心健康、幸福快乐。丧事的丰与俭并不代表子女的孝顺与否,老人去世后,丧事要从简,不要铺张浪费。
4.节约殡葬用地
我国是人口大国,在耕地面积逐步减少,水资源日趋短缺,农业自然灾害趋重的情况下,中国农产品的供需能否维持平衡,是否会失去其供养人口的能力,国民经济能否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些都引起世人关注。因而节约殡葬用地显得十分重要。
(一)殡葬管理的目的
殡葬管理的目的是通过规范殡葬行为,推进殡葬改革,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和谐社会建设。
(二)殡葬管理的方针
殡葬管理方针是1981年首次提出并逐步修订、完善起来的。我国现行的殡葬管理方针是1997年7月11日国务院第60次常务会议通过,1997年7月21日国务院第225号令发布实施的《殡葬管理条例》第二条中明确的,即“积极地、有步骤地实行火葬,改革土葬,节约殡葬用地,革除丧葬陋习,提倡节俭文明办丧事”的管理方针。这个方针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旨在对传统的殡葬制度进行改革面制定的。
1.改变遗体的葬法
由于各地区间存在着差别,因而殡葬改革应因地制宜实行火葬,改革土葬。有些地方要强化管理,尽快实现火葬;有些地方在不具备实行火葬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暂缓实行,但要对传统的土葬进行改革。
2.革除丧葬陋俗(1)保护环境
丧葬应当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尽量采用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殡葬方式。我国殡葬管理部门提倡火葬方式,并在各个行政区划内都设立了专门的骨灰安置设施。我国除少数人口稀疏的山区仍实行土葬外,绝大多数地区都实行火葬。
3.厚养薄葬
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老人在世时,子女应该尽心奉养,照顾好老人的饮食起居,使老人身心健康、幸福快乐。丧事的丰与俭并不代表子女的孝顺与否,老人去世后,丧事要从简,不要铺张浪费。
4.节约殡葬用地
我国是人口大国,在耕地面积逐步减少,水资源日趋短缺,农业自然灾害趋重的情况下,中国农产品的供需能否维持平衡,是否会失去其供养人口的能力,国民经济能否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些都引起世人关注。因而节约殡葬用地显得十分重要。
上一篇:我国殡葬立法的基本原则
下一篇:殡葬企业管理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