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建筑生态化设计-环境共生原则
发布时间:2022-10-08 10:38 浏览:次
环境通常是指周围的地方、情况和条件。不同学科对环境的理解不同,如物理学上指物质空间:生态学上指有机体外部条件的总和;地理学上指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总体等。城市是一个以人工环境为主的生态系统,从城市空间的角度看,建筑与环境共生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与自然环境共生,但各建筑的存在必须有助于保持和完善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另一方面是与城市人文环境的共生,建筑也以不破坏城市人文环境的延续为存在前提。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是相辅相成的,任何一方面的失衡都会带来不良的影响。吴良镛曾指出:“21世纪建筑在面临两大危机--生态危机和精神危机的状况下,其发展有两个趋势:首先是人与自然的共生,其次是科学技术与人文的结合--注重新技术对推动建筑发展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尊重文化、弘扬文化。”从根本上说,共生思想是对二元论思维方式的一种反叛,在西方文化中,二项对立的理性法则深深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笛卡儿哲学相互对立的精神与物质,康德将物质与现象的分解都源于二元论,在设计中的具体表现为形式与功能、建筑与城市、人与自然对立等。
考虑自然、人文、社会、经济等因素,城市建筑的生态化必然是超越节能或自然的概念,寻求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在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物质和精神各方面都达到和谐。这是建筑生态化的最终理想目标。与自然环境的共生,以现代生态学观点,殡葬建筑对原有地段的自然环境和动植物的破坏性影响是难以避免的。为了保持整体上的环境平衡,设计规划中必须考虑自然的保持和恢复,尽可能减小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在城市中达到建筑人与自然的共生始终是人类的理想,这种理想也正是我们今天建筑生态化对“真、善、美”的追求。
在古代的东西方城市中从没有间断对自然的追求。我国的私家园林的兴盛反映了封建贵族和士大夫阶层向往“天、地、人”共生的境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望:而在院内绿化植树、叠石理水则体现出一股平民的自然情趣。在西方城市中自然的引人也是历史久远,根据庞贝古城遗址的考古发现,室内绿化在欧洲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公元世纪的罗马时代,开始出现用云母建造植物暖房;文艺复兴后在法国凡尔赛宫出现了种植1200果树的大暖房。实上在复杂的现代城市环境中达到建筑与自然的结合仅有愿望是远远不够的,而面临的种种矛盾都源于人类社会
本身。 麦克哈格深入探讨了价值观对设计的影响,他比较了东西方对待自然
的不同态度,认为西方世界的失误,根源在于流行的价值观是强调以人为中心的,在这种社会中,人们相信现实仅仅由于人能感觉它而存在,宇宙是为人而建立起来的结构。这样的价值观念下,人类不是去寻求同大自然的结合,而是要征服自然,把一切都人格化,具有人的特点并以人为中心。在他看来,清一色的建筑、粗制滥造的城市和破坏了的景观就是在这种价值观下城市性质和城市景观的必然结果。不仅如此,这种价值观已经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而认识自然本身的内在价值并进行保护,也就是保护社会自己。他呼吁:“我们需要人与自然的结合,这是为了要生存下去。”
麦克哈格提倡的“设计结合自然”,其首先就是要具备人与自然的共生观念,“西方的傲慢与优越是以牺牲自然为代价的,东方人与自然的和谐以牺牲人的个性而取得。通过把人看作是在自然中具有独特个性的而不是一般的物种,则尊重人和自然这两重性的统一就一定能达到。
结合气候的建筑设计是自古以来人类谋求理想的栖居条件的主要方式。对于现代城市建筑来说,与气候环境相结合,不仅仅在于建筑本身能够获得舒适的室内环境和节能的生态作用。在高密度城市建成环境中,建筑群形成一个空间整体,城市空间环境的微气候对于每一座建筑都有直接影响。换句话说就是每一座建筑都通过对微气候的改变而与城市空间以及其他建筑构成一个互动的整体。建筑与自然气候的结合必须是从整体环境出发,有利于营造宜人的微气候环境。
在以人工环境为主体的城市中,建筑与气候、地形、自然水体等要素结合,在利用自然达到节能和环境舒适的同时,更应当对自然环境进行积极的保护,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目标。为此杨经文也曾指出:“我们的设计目标是使人工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形成共生关系,并且使设计后的周边景观环境与建筑物整合为一,形成'建筑一景观’和'景观-建筑’。为达到这个目标,必须整体考虑外部生态和自然文脉系统,包括城市场地以
及城市整个环境生态系统。
上一篇:殡葬建筑生态化设计-动态发展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