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薄葬思想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2-04-19 11:04 浏览:次
汉代薄葬思想的发展
事物总是相辅相成的。汉代是我国历史上厚葬高峰期之一。但随着厚葬风气的盛行,薄葬思想和反对厚葬的斗争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出现了一大批薄葬论者和反对厚葬的勇士,如杨王孙、王充、王符赵咨等。
杨王孙是西汉著名的“裸葬论”者。他自幼“学黄老之术”,受先秦道家“轻死乐终”思想的影响较深。他认为,有生就有死,死是生命的终结,生死变化是自然现象;人死以后,尸体要回到自然中去,化为泥土,这是不能改变的规律;而实行厚葬,层层殓衣把尸体裹得严严的,口含玉石,装在层层套合的棺椁里,尸体欲化不得,变成枯蜡,千百年后,椁腐朽,才得以归土,这不是有意阻碍回归自然吗?因此,他认为裸葬最合乎情理。他不仅这样认为,而且身体力行。他虽然“家业千金”,却坚持实行裸葬。他留下遗嘱:死后用布袋装尸,人地七尺。尸体放人墓坟后,将布袋由足部脱下来,光着身子埋在土坑里,以求早日回归自然。他的儿子于心不忍,请父亲的好友祁侯相劝,杨王孙回答说:厚葬对死者没有任何意义,而俗人竞相厚葬,互相攀比,使财宝烂在地下,岂不可惜?或是今日葬,而明日就可能被盗掘,这与暴尸荒野又有什么不同?他又说:“吾是以裸葬,将以矫世也。”意思是他之所以要坚持实行裸葬,目的是为了改变厚葬风俗。杨王孙的这一行动,对后世颇有影响。
王充是东汉著名的无神论思想家。他的薄葬思想,是以无神论为基础的,所以有较大的进步意义。他以唯物主义自然观为武器,同时利用当时的医学成就和实际生活事例,写了《论死》、《死伪》、《道虚》、《辨祟》、《薄葬》等一系列文章,批判“人死为鬼,有知,能害人”的鬼神迷信,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人死不为鬼,无知,不能害人”的无神论观点,从而否定了厚葬的理论依据。他说:“人所以生者,精气也,死而精气灭。能为精气者,心脉也,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为鬼。”意思是:人所以能够活着,是因为形体上有精气,人死,是精气离开形体回到自然中去了;能保留精气的东西是血脉,而人死后,血脉便枯竭了,血脉枯竭便留不住精气。精气离开形体,形体便腐朽,变成灰土,怎么能变成鬼呢?王充还对社会上流传的有关人死变鬼、鬼能害人的迷信传说逐个进行批驳。他认为,不彻底批倒“人死后变鬼、有知觉、能害人”的谬论,厚葬风气就不会停止,最后会使国家走上危亡的道路。
王符是东汉后期的进步思想家。他目睹当时贵族官僚治丧时的奢侈行为,无比愤慨。他和王充不同的是,主要不是从理论上分析批判,而是对厚葬的事实和危害进行无情揭露、猛烈抨击。他说:京师贵戚郡县豪吏,父母在时,不尽心奉养,却死后崇丧;或金缕玉衣,或糯梓棺椁,建造大墓,多埋珍宝;宠臣大吏,州郡世家,每有丧葬,所属官吏大批地送礼或车马,或金银;丧家大宴宾客,竞相华观。又说制作棺椁的糯梓木材,出在极远的深山穷谷,不仅难以寻找,砍伐也很困难。弄到木材后,要水陆交替,千里迢迢,数月才能运到。工匠雕制,费时费工。制成一棺,往往“功将千万”。棺材重达万斤,埋葬费力,“费功伤农,可为痛心”。他严厉批评这种厚葬风气败坏社会道德风尚。他说:养生顺志才称得上是孝,而今人却“约生待终”,父母在的时候,让他们节衣缩食,死后,以厚葬“言孝”,以摆排场“求名”。他还尖锐地指出:厚葬风气的盛行,完全是帝王权贵引起的。他呼吁最高统治者能“正丧仪以率群下”,带头改变这种恶劣风气。如不移风易俗,听任厚葬风气盛行,国家必有灭亡的危险。
赵咨是东汉后期的地方官吏,延熹年间(158~167)煌太守。他为官清廉,反对奢华,对丧葬也有独到见解。他说:有生必有死,这是“天地之常期,自然之至数”,是不可抗拒的规律。所以,通情达理之人,视“生死为朝夕”;人死以后“还合粪土,土为弃物,岂有性情,而欲制其厚薄”。他批评厚葬是“淫邪”行为:使“玩好穷于粪土,伎巧费于窀岁(音zhūnxī,墓坑)”;“违礼之本,事礼之末,务礼之华,弃礼之实”。他认为倾家荡产以求厚葬,丢弃奉养而求送终,这是不符合圣人之礼的。临终前,他遗言死后薄葬,殓以时服素棺,平地无坟,欲求速朽。儿子赵胤谨遵父命,一切从俭。时人均称赵咨“明达”。
事物总是相辅相成的。汉代是我国历史上厚葬高峰期之一。但随着厚葬风气的盛行,薄葬思想和反对厚葬的斗争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出现了一大批薄葬论者和反对厚葬的勇士,如杨王孙、王充、王符赵咨等。
杨王孙是西汉著名的“裸葬论”者。他自幼“学黄老之术”,受先秦道家“轻死乐终”思想的影响较深。他认为,有生就有死,死是生命的终结,生死变化是自然现象;人死以后,尸体要回到自然中去,化为泥土,这是不能改变的规律;而实行厚葬,层层殓衣把尸体裹得严严的,口含玉石,装在层层套合的棺椁里,尸体欲化不得,变成枯蜡,千百年后,椁腐朽,才得以归土,这不是有意阻碍回归自然吗?因此,他认为裸葬最合乎情理。他不仅这样认为,而且身体力行。他虽然“家业千金”,却坚持实行裸葬。他留下遗嘱:死后用布袋装尸,人地七尺。尸体放人墓坟后,将布袋由足部脱下来,光着身子埋在土坑里,以求早日回归自然。他的儿子于心不忍,请父亲的好友祁侯相劝,杨王孙回答说:厚葬对死者没有任何意义,而俗人竞相厚葬,互相攀比,使财宝烂在地下,岂不可惜?或是今日葬,而明日就可能被盗掘,这与暴尸荒野又有什么不同?他又说:“吾是以裸葬,将以矫世也。”意思是他之所以要坚持实行裸葬,目的是为了改变厚葬风俗。杨王孙的这一行动,对后世颇有影响。
王充是东汉著名的无神论思想家。他的薄葬思想,是以无神论为基础的,所以有较大的进步意义。他以唯物主义自然观为武器,同时利用当时的医学成就和实际生活事例,写了《论死》、《死伪》、《道虚》、《辨祟》、《薄葬》等一系列文章,批判“人死为鬼,有知,能害人”的鬼神迷信,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人死不为鬼,无知,不能害人”的无神论观点,从而否定了厚葬的理论依据。他说:“人所以生者,精气也,死而精气灭。能为精气者,心脉也,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为鬼。”意思是:人所以能够活着,是因为形体上有精气,人死,是精气离开形体回到自然中去了;能保留精气的东西是血脉,而人死后,血脉便枯竭了,血脉枯竭便留不住精气。精气离开形体,形体便腐朽,变成灰土,怎么能变成鬼呢?王充还对社会上流传的有关人死变鬼、鬼能害人的迷信传说逐个进行批驳。他认为,不彻底批倒“人死后变鬼、有知觉、能害人”的谬论,厚葬风气就不会停止,最后会使国家走上危亡的道路。
王符是东汉后期的进步思想家。他目睹当时贵族官僚治丧时的奢侈行为,无比愤慨。他和王充不同的是,主要不是从理论上分析批判,而是对厚葬的事实和危害进行无情揭露、猛烈抨击。他说:京师贵戚郡县豪吏,父母在时,不尽心奉养,却死后崇丧;或金缕玉衣,或糯梓棺椁,建造大墓,多埋珍宝;宠臣大吏,州郡世家,每有丧葬,所属官吏大批地送礼或车马,或金银;丧家大宴宾客,竞相华观。又说制作棺椁的糯梓木材,出在极远的深山穷谷,不仅难以寻找,砍伐也很困难。弄到木材后,要水陆交替,千里迢迢,数月才能运到。工匠雕制,费时费工。制成一棺,往往“功将千万”。棺材重达万斤,埋葬费力,“费功伤农,可为痛心”。他严厉批评这种厚葬风气败坏社会道德风尚。他说:养生顺志才称得上是孝,而今人却“约生待终”,父母在的时候,让他们节衣缩食,死后,以厚葬“言孝”,以摆排场“求名”。他还尖锐地指出:厚葬风气的盛行,完全是帝王权贵引起的。他呼吁最高统治者能“正丧仪以率群下”,带头改变这种恶劣风气。如不移风易俗,听任厚葬风气盛行,国家必有灭亡的危险。
赵咨是东汉后期的地方官吏,延熹年间(158~167)煌太守。他为官清廉,反对奢华,对丧葬也有独到见解。他说:有生必有死,这是“天地之常期,自然之至数”,是不可抗拒的规律。所以,通情达理之人,视“生死为朝夕”;人死以后“还合粪土,土为弃物,岂有性情,而欲制其厚薄”。他批评厚葬是“淫邪”行为:使“玩好穷于粪土,伎巧费于窀岁(音zhūnxī,墓坑)”;“违礼之本,事礼之末,务礼之华,弃礼之实”。他认为倾家荡产以求厚葬,丢弃奉养而求送终,这是不符合圣人之礼的。临终前,他遗言死后薄葬,殓以时服素棺,平地无坟,欲求速朽。儿子赵胤谨遵父命,一切从俭。时人均称赵咨“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