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殡仪
发布时间:2023-05-16 14:00 浏览:次
入殓之后停棺在家等待埋葬的一段时间叫“殡”。《说文解字》:“殡,死在棺,将迁葬柩,宾遇之。”意思是人死之后放在棺材里,在等待埋葬的时候,应该以宾客的礼仪对待他。《礼记·檀弓上》说:“夏后世殡于东阶之上,则犹在阼也;殷人殡于两楹之间,则于宾主夹之也;周人殡于西阶上,则犹宾之也。”周时堂前西阶是宾客答礼的地方,周人把死者的灵柩停放在西阶上,是将死者当做宾客看待,这体现了尊重逝者。现代社会仍沿用这种说法,如“殡殓”“出殡”。不过,殡的位置是沿用殷礼,如民间多在堂屋前正中搭灵棚办丧事。
古代丧礼,停尸仅数天,停柩则要数月之久。据《礼记·王制》载,天子死后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大夫以下三日而殡,三月而葬(实际上士以下逾月而葬)。古代停柩时间久,是由于丧礼繁缛复杂,尤其是天子诸侯,要制造工程浩大的陵墓及大量特制的随葬品、陶俑等,更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古代丧礼,停尸仅数天,停柩则要数月之久。据《礼记·王制》载,天子死后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大夫以下三日而殡,三月而葬(实际上士以下逾月而葬)。古代停柩时间久,是由于丧礼繁缛复杂,尤其是天子诸侯,要制造工程浩大的陵墓及大量特制的随葬品、陶俑等,更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上一篇:墓地业务档案的资料收集方法
下一篇:殡葬文书的分类